欧洲熟妇爆乳精品一区二区_国模无码国产精品视频_美女在线看视频欧美日韩_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七色_91精品国产成人观看免费网

內(nèi)容管理|投訴        

愛在遠航 家是港灣:第七屆關(guān)愛行動最具愛心家庭

2010-05-15  來源:深圳特區(qū)報  【字號:  

???? 這,是第七屆關(guān)愛行動對最具愛心家庭的頒獎辭——

  “雖然境遇不同,但信念一致。那就是風雨同舟,陽光共享。于是屢遭困厄的家庭,情深化險;溫煦有道的家庭,助字當先。他們用潤物無聲的深情,用相濡以沫的堅守詮釋著:小善積成大愛,和睦生成和諧?!?/p>

  愛在遠航,家是港灣。作為社會最小的單元,當家庭被“最具愛心”來形容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中讀到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或是兄弟倆齊齊奔赴山區(qū)支教,或是以天使般的心靈關(guān)懷著腦癱兒童,或是遠赴非洲當志愿者,或是無償獻血創(chuàng)下愛的奇跡。當一個家庭同心同德地為愛與奉獻在奔忙時,怎不讓人肅然起敬?

  在2009年的深圳,有10個普通的深圳家庭,攜手在愛的道路上播灑夢想和希望,眾望所歸當選深圳“最具愛心家庭”。這些可愛可敬的家庭,值得我們深深銘記。

  巫仕琴家庭:

  弱女子一人撐起8口之家

  這是一個普通女子締造的愛的奇跡——54歲的巫仕琴,靠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個8口之家的全部重擔。

  結(jié)婚30年來,巫仕琴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堅強的個性,侍奉著年邁多病的公婆,照顧著身體孱弱的丈夫。就連身患癲癇被丈夫拋棄的小姑子,也被巫仕琴像親妹妹一樣照顧。同時,巫仕琴還要撫養(yǎng)自己的2個兒子和小姑子的女兒。為了照顧全家老小的生活和還債,巫仕琴一人將家中僅有的不足10畝的荒田打理起來,她變賣自己的嫁妝,種青菜、飼養(yǎng)雞鴨和豬,同時還接下了村里的清潔工作。每月收入除了家人吃飯買藥外,剩下的錢全部用來還債。經(jīng)過巫仕琴的努力奮斗,不僅還清了夫家欠下的債務,還蓋起了新房。如今,兩個兒子都已大學畢業(yè),小兒子已結(jié)婚生子,兒子媳婦都很孝順,巫仕琴過上了甜美幸福的晚年生活。

  蔣仁剛家庭:

  全家獻血回報社會

  在我們這座獻血以百噸計算的城市,有一個“熱血沸騰”的家庭:蔣仁剛一家4口都是深圳無償獻血的熱情參與者。

  曾因遭遇嚴重車禍而落下終身殘疾和腦神經(jīng)損傷后遺癥的蔣仁剛,是無償獻血志愿者,他每周都會抽出3天時間到市血液中心為獻血者服務。同時他也是無償捐血獻髓的模范,他常常跟人說:“雖然車禍使我落下殘疾,但我的造血功能還是正常的,血液是健康的?!?/p>

  自2001年8月1日至今,蔣仁剛已累計捐血100多次,妻子兒女在他的影響下也加入了志愿捐血者行列。其中,妻子馬瑜珠成功捐血17次;女兒蔣金容捐血6次,還獲得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1991年出生的兒子蔣欣林去年剛考上大學,一達到獻血年齡就參加捐血,至今已捐血8次。

  盧亮家庭:

  夫妻4年獻血逾4萬毫升

  這是深圳市血液中心副主任盧亮和妻子李寶瑜攜手創(chuàng)下的愛心奇跡——短短4年間,無償獻血50多次,輸血總量4.18萬毫升,志愿服務1100小時……

  從2006年調(diào)入深圳市血液中心擔任副主任后,盧亮很快參加到定期無償獻血的愛心隊伍中去,妻子李寶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預防保健科護士長也加入獻血行列。夫妻倆捐血總量雙雙達到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標準。盧亮夫婦無償獻血的行動,就如同“現(xiàn)身說法”,帶動了周圍很多親友、同事以及市民改變對獻血的偏見而加入到無償獻血的行列中。兩年前,盧亮又報名參加了配型血小板捐獻活動,先后與省內(nèi)5個病人的血小板配型成功,全天候準備向這些需要反復輸血的特殊病人捐獻血小板。為了讓自己的血液時刻處于可捐獻的合格狀態(tài),盧亮一家人平時非常注意飲食健康和運動。

  薛錚家庭:

  新婚之際遠赴多哥當志愿者

  去年,奔赴多哥的幾十名深圳志愿者架起了一座中非友誼橋梁,而這個志愿者團隊的“頭兒”薛錚,在去非洲前剛剛新婚不久,與妻子正是濃情蜜意之時。

  當薛錚聽說深圳組織赴非洲多哥志愿者團隊時,在妻子的支持下,他第一個報名參加了赴非洲的志愿團。作為志愿者團隊的負責人,薛錚的任務很重,不僅要用自己的網(wǎng)絡知識為多哥人服務,還要負責志愿者的日常生活,協(xié)調(diào)當?shù)氐囊磺惺乱?。雖然多哥的生活很苦也很累,但薛錚卻感到無比充實,他說,他很高興將愛心付諸行動,更高興看到自己的愛心在非洲“開花結(jié)果”。

  薛錚已不止一次地展現(xiàn)愛心。汶川地震期間,薛錚報名參加深圳組織的“深甘一家親”活動,他遠赴甘肅,上山下鄉(xiāng)一個多星期,走訪了當?shù)兀保岸鄠€受困家庭,帶著350多名小朋友來到深圳“結(jié)對子”。此后,他又將這些孩子安全送返甘肅,給災區(qū)孩子們留下一段美好記憶。

  李建武家庭:

  雙胞胎同赴山區(qū)支教

  為了遠山的呼喚,為了點燃孩子們的希望,每年,都有許多深圳年輕人奔赴大山,1987年出生的雙胞胎兄弟李建文、李建武就是其中兩個。兄弟倆都是深圳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2009年應屆畢業(yè)生,哥哥李建文畢業(yè)于金融管理專業(yè),弟弟李建武是機電工程學院檢測技術(shù)及應用專業(yè)。去年8月,兩兄弟放棄豐厚的待遇,一起奔赴井岡山支教。對于一學期的“募師支教”,兄弟倆說,當一名志愿者一直是他們兩兄弟共同的愿望,現(xiàn)在他倆實現(xiàn)了這個夢想,并在這半年的教師生涯中克服了各種困難盡全力為山里的孩子們奉獻愛心、傳授知識。李建武在學校不僅身兼多科老師,課余還不忘幫助學生增長見識,他為孩子們買來各種課外圖書,豐富孩子們的生活。

  程琳家庭:

  幫助別人最快樂

  剛上初一的孩子已經(jīng)成為學校出了名的“愛心大使”。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鹽田外國語中學初一學生程琳從小就有這么一個純真的理念:以奉獻為榮,以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作最快樂的事情。

  程琳的父母都是鹽田三環(huán)實業(yè)公司的員工,夫妻倆月收入加起來只有3000多元,全家人住在一間40多平方米的簡陋宿舍里,家境并不富裕。然而,夫妻倆卻數(shù)年如一日,盡自己所能為社會奉獻著愛心,并將這種關(guān)愛的精神傳給了女兒。程琳讀小學時,就經(jīng)常帶領同學們參加“手拉手·幫困助弱獻愛心”、貴州“希望小學”籌款等愛心捐贈、義賣活動,并總是帶頭將零花錢全部捐出。據(jù)統(tǒng)計,多年來,程琳捐出和募集的款項近萬元。一個孩子樸素而真誠的愛心,打動了許多人。

  鄭勝華家庭:

  腦癱兒的“止痛藥”和“開心果”

  家住福田區(qū)蓮花街道福新社區(qū)的鄭勝華奶奶一家共有4名義工。71歲的鄭奶奶先后參加義工聯(lián)的關(guān)愛探訪組、快樂成長組、生命之光組、藝術(shù)團等多個服務組,至今已服務超過1000小時,幾乎成了“全職義工”。

  從2008年開始,她作為探訪組的義工,常常帶著水果到醫(yī)院探望腦癱兒和白血病兒。2009年8月,鄭奶奶負責到市兒童醫(yī)院照顧腦癱兒,天天為孩子們服務。她幫助腦癱兒做康復操、喂飯甚至唱歌、講故事,手腳麻利、神采奕奕的鄭奶奶成為腦癱患兒的“止痛藥”和“開心果”,她用自己的愛心激勵患兒、家長和疾病斗爭。在鄭奶奶的影響下,老伴林德海雖然身體狀況并不好,也依然樂呵呵地陪伴鄭奶奶一起做義工。女兒林鑫、外孫女林千琦也成為義工聯(lián)的一員。

  徐靜家庭:

  “下輩子,我還要和您做婆媳!”

  徐靜是不幸的,新婚不久后就身患重病;徐靜又是幸運的,婆婆多年如一日的照顧,讓她戰(zhàn)勝病魔,享受幸福生活。她們成為婆媳和睦的典范,超越血緣親情的美談,展示了一個家庭緊挽手臂對生命捍衛(wèi)的凱旋。

  風華正茂的女碩士徐靜因“感冒”誤診歷經(jīng)磨難,經(jīng)輾轉(zhuǎn)各地的治療保住了一條命,卻失去了視力。面對醫(yī)院給兒媳婦下達的三次病危通知書,婆婆和家人立場堅定地表示:只要有一點希望都要救治下去!在兒媳婦經(jīng)歷生死搶救的一年多時間里,婆婆貼身照顧,為她擦身、按腳;在醫(yī)生都放棄對兒媳眼睛的治療時,她遍尋名方救治,最終使得兒媳的眼睛保留殘余光感;為讓徐靜適應盲人的生活,婆婆像教孩子一樣帶她重新熟悉周圍的環(huán)境和路線;為了讓徐靜學習電腦重新回歸社會,婆婆更是冒著風雨為她熟悉上學線路……堅強、樂觀、寬容和善良的婆婆成為全家的精神支柱,媳婦感動地說:“下輩子,我還要和您做婆媳!”

  陳懷生家庭:

  奉獻愛也收獲愛的“義工家庭”

  35歲的陳懷生早在1997年就加入寶安區(qū)義工聯(lián),被評為“五星級義工”。在獻愛心過程中,他認識了同是義工的楊文輝,組建了幸福的“義工家庭”。然而,6年前,他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妻子楊文輝早產(chǎn)生下的雙胞胎,一個夭折,另一個被診斷患有中度腦癱、先天性心臟病。從此,兩人奔波于為孩子籌款治病的途中。生活重壓之下的陳懷生仍然堅持做義工,被他的經(jīng)歷所感動,人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一直被他幫助的人也自發(fā)為他捐款。如今,6歲的豆豆被政府評定為二級傷殘,每年接受政府1萬元的補貼,醫(yī)院方面對醫(yī)療費也給予很大優(yōu)惠,經(jīng)濟壓力減輕了,孩子病情也逐漸好轉(zhuǎn)。在付出愛和愛的回報中,陳懷生家庭給了人們很多感動。

  歐陽婉露家庭:

  五星級義工照顧癱瘓老人七載

  一名年輕的女孩,七年如一日照顧癱瘓的老人,和老人情同母女,歐陽婉露在父母的支持下,一起書寫著愛的篇章。

  歐陽婉露是深圳美鈦科技公司辦公室的管理員,從2003年加入義工聯(lián)至今,累計服務時數(shù)已達到1500小時,榮獲深圳市“五星級義工”稱號。在父母的鼓勵下,7年來,她一直堅持照顧癱瘓者莫姨。無論學習工作多忙,每個周六的下午4點半準時出現(xiàn)在莫姨的家中,陪她聊天、幫她做家務,還帶她去逛公園,除此之外,歐陽婉露還資助五名貧困學生。每個月,歐陽都要給5名“兒女”分別寄去100元生活費,每學期開學,都要寄去學雜費和衣物。在歐陽的抽屜里存有的200多封“兒女”們的來信,成為她最寶貴的財富。

編輯:王丹丹